a –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ZOL中关村在线技术解析】应该有不少用户在618期间入手最新一代RTX50系游戏本吧,毕竟大促加国补,这个力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如果你入手的是一台16GB内存的游戏本,那么这篇文章对你很有用。因为今年绝大多数搭载16GB内存的RTX50系游戏本,它的性能并没有达到最大化。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之所以没有达到最大化,是因为今年的16GB内存,基本上都是单条,运行过程中一直以单通道进行数据传输。要知道,笔记本内存最佳状态是双通道,并非单通道。因为双通道下,内存的读取性能要远超单通道。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这里以DDR5 5600MHz规格的笔记本内存作为测试对象,参测的内存为单条16GB DDR5 5600MHz和双条16GB组成的32GB DDR5 5600MHz,看一看两者在内存吞吐性能方面的差距。使用的软件AIDA64的内存与缓存测试工具。

首先是单条16GB DDR5 5600MHz,从测试结果能够看到,内存的读取速度为46226MB/s、写入速度为39222MB/s、复制速度为41166MB/s、延迟为81.8ns。这个成绩对于一条DDR5笔记本内存来说,算是比较主流的性能。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其次,我们看一下双条16GB组成的32GB DDR5 5600MHz。从测试结果能够看到,内存的读取速度为86347MB/s、写入速度为77709MB/s、复制速度为796776MB/s、延迟为113.4ns。除了延迟略有增加外,内存的读取、写入、复制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虽然没有达到翻倍,但提升幅度非常可观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而内存在游戏中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处理器与显卡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越快,自然能够提升游戏帧数。所以,升级内存可能会成为游戏本新用户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好在升级内存的难度并不大,而且目前16GB DDR5笔记本内存的价格也不贵,基本300元以内就能搞定。可能比较麻烦的问题是,需要用户自行升级,或者找售后服务升级,后者可能会产生一些手工费。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那么,为什么这一批游戏本,没有给到双通道16GB内存,或者直接上双条16GB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单条16GB内存更便于用户升级。过去16GB内存游戏本,往往给到的是2条8GB内存。但是,随着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游戏本进行一些视频剪辑等创作工作,大家发现,16GB内存在一些场景下并不够用。但2条8GB内存在升级的时候,用户往往直接使用2条16GB内存进行替换,而替换下来的2条8GB内存就需要用户自行处理。用户付出的成本更高,还需要想办法卖掉2条8GB内存。所以今年绝大多数厂商直接给到单条16GB,就是为了后续用户升级的时候,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第二,成本决定了16GB内存是目前主流价位游戏本的主流。可能一些朋友说,我都花了八九千买游戏本,为什么不直接给我32GB双通道内存呢?一方面,厂商还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像显卡这样的核心硬件,价格也在疯狂上涨,导致游戏本的价格居高不下。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目前16GB内存仍旧是主流价位游戏本的标配,恐怕到下半年也很难改变。

总结,现如今大家入手的RTX50系游戏本,如此内置的是16GB内存的话,那么大概率是单通道,会对最终的游戏性能产生影响。如果大家追求更高的游戏性能,那么升级成双通道内存就变得非常必要,这一点是游戏本新用户需要注意的。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https://nb.zol.com.cn/992/9924952.html





nb.zol.com.cn
true

https://nb.zol.com.cn/992/9924952.html
report
2468
【ZOL中关村在线技术解析】应该有不少用户在618期间入手最新一代RTX50系游戏本吧,毕竟大促加国补,这个力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如果你入手的是一台16GB内存的游戏本,那么这篇文章对你很有用。因为今年绝大多数搭载16GB内存的RTX50系游戏本,它的性能并没有达到最大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Post

a – 2025年了 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还有必要学吗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曾几何时,只要略懂一些电脑知识,制作系统安装U盘、重装系统这些技能基本就是必备技能。不过,近几年手机成为大家最常用的数码产品后,不少用户连解压缩文件这种操作也不知道。那么,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放在2025年还有必要学吗? 我先抛出观点: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没有必要。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越来越多的用户更接受笔记本、品牌机、DIY整机,而这些产品都预装系统。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DIY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如今的用户,更倾向于开箱即用,而不是自己动手。毕竟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组装电脑是一件门槛高且无趣的过程(当然,我觉得很有趣),而且可能面临很多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我去学习化妆,我也会觉得毫无意义(直男勿喷)。大家宁愿多花钱,或者付费找相关人员进行组装,也不愿意自己动手。 第二,自己动手组装电脑的成本优势已经很小了,自然对于安装系统的需求也会变低。以往大家自己动手组装电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本会比整机便宜非常多。而近几年的情况是,DIY整机、品牌机的价格已经非常低了,甚至比我们自己购买相同硬件还低。成本优势的缺失,让动手组装电脑成为一件爱好者自娱自乐的事情。更多的用户还是倾向于成本接近,但更省事的整机。 第三,Windows 11系统有着完备的系统重置功能。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我作为一名PC爱好者,遇到无法修复的蓝屏等系统问题,也更倾向于系统重置,而不是系统重装。Windows 11的系统重置功能确实非常完善,整个过程的耗时也不算特别长,体验很好,这让系统安装U盘的价值进一步降低。我手里的系统盘,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用过了。 当然,以上三个原因针对的是大部分用户。对于喜欢PC硬件,或者想要自己动手组装电脑的朋友,系统U盘可以说是“我可以不用,但它不能没有”的存在。 比如追求极致性价比或者追求超高颜值的用户,DIY几乎是唯一的途径。我曾经组装过一台主机,其中的大部分硬件都是在二手平台上淘的,相比全新的硬件,成本低非常多,这种需求下,一个系统U盘就非常有必要。或者追求超高颜值主机的用户,往往对于机箱造型、风扇、水冷等部件有较高的要求,这时候就需要精心挑选相关硬件,组装完成后也需要一个系统U盘安装系统。 总结,如果你不是一名PC、DIY相关数码产品的爱好者,那么其实没有必要了解如何制作系统U盘,怎么安装系统这些技能,99%的情况是,你会选择一款笔记本或者整机,而不是自动动手组装,这些产品基本都会预装Windows系统。即使预装的不是Windows系统,官方服务人员也会帮你搞定。后续使用遇到系统问题,也能够通过系统重置功能解决。遇到无法解决的系统问题的概率是很低的。 而对于PC、DIY相关数码产品的爱好者,或许系统U盘在一年之内也用不上一次,但只要你还有这份热爱,相信我,制作系统U盘、安装系统这些技能肯定是能用的上的。我也相信,整个操作过程对你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另外,如果大家觉得U盘装系统很有必要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如果呼声很高,我会出几期详细的安装Windows系统的教程。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2025年了 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还有必要学吗https://nb.zol.com.cn/992/9922085.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操作系统 https://nb.zol.com.cn/992/9922085.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92/9922085.html report 2469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曾几何时,只要略懂一些电脑知识,制作系统安装U盘、重装系统这些技能基本就是必备技能。不过,近几年手机成为大家最常用的数码产品后,不少用户连解压缩文件这种操作也不知道。那么,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放在2025年还有必要学吗?我先抛出…

a – 谈谈当下游戏本噪音窘境 吵这个问题为何无法解决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如果你之前一直使用轻薄本,突然换成游戏本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不会习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本太吵了。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那么游戏本为什么这么吵,玩家真的不在乎吗,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缓解? 与轻薄本不同,游戏本就是要追求更强悍的性能。同一款处理器或者显卡,想要提高它的性能,就需要提高它的频率。但是,频率越高,往往芯片的功耗就越高,发热量就会越大。这时候就需要更强的散热系统将热量排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风扇的转速。于是,在大家玩游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高转速下的风扇所带来的噪音。 一般情况下,游戏本在满载情况下的风扇噪音,往往在55分贝到60分贝之间,有个别机型在手动模式下能够突破60分贝。这个分贝值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正常交流的声音,基本在50-60分贝之间。也就是说,用户玩游戏的过程中,游戏本的风扇噪音相当于周围围着一圈人在不停地聊天,想想都烦。 其实在游戏本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曾出现过噪音下降的情况,那就是RTX40显卡登场的时候。由于RTX30系列显卡中,非常畅销的RTX 3060,其满血功耗在140W,而到了RTX 4060,虽然满血功耗依旧是140W,但实际游戏过程中,显卡功耗往往在110W以下,这使得当时的游戏本散热风扇,不用全速旋转,也能够将核心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 图片来自极客湾socpk 但这种好的体验并没有发展壮大。当时的情况是,由于玩家仍然比较看重性能释放,所以绝大部分厂商的做法,仍然是通过更高的功耗、更高的噪音换取更强的性能,从而获得玩家的认可。所以在厂商提供的性能模式下,风扇转速依旧很高,噪音依旧很大。 如果说玩家不在乎,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我个人就是游戏本用户,在被摧残2年之后,我的做法就是,为了更好的体验,我宁愿在标准模式下进行游戏。虽然游戏性能没有最大化,但最起码体验是不错的。 所以说,玩家其实是很在意这一点的,只不过目前真正将游戏本做到低噪音的产品并没有,所以大家不得不如此而已。 不过这种情况在RTX50系游戏本上可能有所缓解。目前RTX50系游戏本大多都是高端型号,最受大家欢迎的RTX5060游戏本还没有公布,从英伟达公布的RTX5060移动版的信息来看,其最高功耗为100W,甚至连RTX5070最高也是100W。这意味着搭载这两款显卡的游戏本,在散热方面无需过于依赖风扇转速。 那么对于已经入手比较吵,或者打算入手游戏本的用户,有没有好的方法缓解这种情况。目前最理想的做法是,通过佩戴耳机的方式,降低游戏本噪音对体验的影响。或者不启用性能模式,选择标准模式,通过损失一定的性能获取更好的体验。此外,为游戏本配备支架或散热垫,可以提高进风量,从而缓解噪音情况。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可能杯水车薪。 总结,目前绝大多数游戏本,在游戏这种高负载场景下的噪音依旧明显,特别是开启对应的性能模式之后,噪音可能会影响到游戏体验。玩家其实关心噪音问题,但目前并没有特别优秀的产品可选。玩家可以通过佩戴耳机、使用标准模式、使用散热支架等方面缓解游戏本的散热问题,从而缓解噪音对游戏体验的影响。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谈谈当下游戏本噪音窘境 吵这个问题为何无法解决https://nb.zol.com.cn/980/9806688.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80/9806688.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0/9806688.html report 247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如果你之前一直使用轻薄本,突然换成游戏本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不会习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本太吵了。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那么游戏本为什么这么吵,玩家真的不在乎吗,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缓解?与轻薄本不同,游戏本就是要追求更…

a – 为什么NPU比GPU更适合AI加速计算

今天咱们聊聊NPU。 大家对于CPU、GPU这些常见计算单元已经比较了解,但是对于NPU却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作用。 NPU即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也就是神经网络处理器,从命名就可以看出它是专门应用于AI领域的计算单元。因此相对于CPU、GPU这些通用计算单元而言,NPU理论上是一种无需通用化的特型计算单元,也就是只做好“AI加速”这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虽然目前对于NPU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极为初级的阶段,应用方面也只是摄像头背景虚化、降噪等少数一些功能会用到。但实际上NPU自身的计算架构设计特性,决定了它具备比GPU更快的AI计算加速能力。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肯定是要了解NPU究竟是如何从硬件层面对神经网络实现加速的? Meteor Lake,也就是第一代酷睿Ultra,是英特尔首个集成NPU的处理器。从NPU架构设计可以看到,它的核心是两个神经计算引擎,而核心中的核心是两组MAC阵列(Multiplier and Accumulation)。 我们都知道,AI大模型推理计算简单来说就是在反复做矩阵乘法与加法,其计算结果率先生成预测数据,并通过不断计算让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实现最大程度的拟合,以缩小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而最终推理出结果并在用户侧生成所谓的答案。MAC阵列就是为此而生,因此MAC阵列越多,乘法与加法计算的速度就越快,计算速度越快,拟合的过程就会不断提速,最终反映在应用端的就是AI大模型的生成速度加快。 最新的Lunar Lake,也就是第二代酷睿Ultra处理器,NPU中的神经计算引擎增加到了6个,MAC阵列也随之扩充到了6组,理论算力提升3倍。但由于目前大模型推理的主要负载都在GPU上,所以NPU的加速优势暂时无法得到体现。 那么为什么NPU更适合做AI计算加速呢? 我们先来看看GPU是如何做矩阵计算的。 以简单的4×4矩阵乘法为例,矩阵中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每一个数都要进行16次乘法,所以总计需要进行16×4=64次乘法计算,同时,每一行每一列的每一个数乘完之后都要做一次加法,所以总计算需要进行16×3=48次加法计算。而GPU和NPU计算加速,本质上就是想办法去提升这64次乘法和48次加法计算的速度。 那么GPU与NPU在计算时有何不同呢? 首先GPU最擅长的就是做并行计算。其内部有多个可以同时工作的乘法与加法计算单元。虽然并行计算速度非常快,且能够同时完成多个计算任务,但每一次计算之前,都需要先把数据加载到缓存内,之后GPU控制器会从缓存中把数据取出来放入乘法计算器计算出结果,然后再把结果放回缓存中,之后控制器再把计算结果放入加法计算器中求和,之后再将结果放回缓存,最后再将前面求出的和放到加法计算器中求和,这个结果才是一次乘加计算的最终结果。 举个例子,如果想要计算a11=3×2+2×2+4×1+5×4这个算式,首先需要把这些数读入上图所示意的缓存中,之后读取到乘法器中,分别计算3×2、2×2、4×1以及5×4这四个乘法的结果,再将其结果6、4、4、20四个数放回缓存。我们将这一过程的指令定义为【指令1:乘法】。 之后将6、4、4、20四个数放入加法计算器,求出6+4、4+20的和,并将10和24放回缓存。这一过程的指令为【指令2:加法】。 最后将10和24放入加法计算器,求出10+24的和34,这一过程的指令为【指令3:加法】。 那么如果想要完成4×4矩阵计算,就需要把上述过程再“复制”15次,就可以完成这一矩阵计算任务。也就是说用GPU计算4×4矩阵的话,只需要3条指令即可完成,速度其实已经非常快了。 但从描述中可以看到,想要进行一次简单的4×4乘法与加法矩阵计算,就需要经历:缓存-乘法计算器-缓存-加法计算器-缓存-加法计算器这一系列计算步骤。如果是更大矩阵的计算,那么速度变慢是必然的。比如满血DeepSeek-R1的参数量达到了671B,也就是6710亿参数,想要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参数量里做矩阵乘法与加法,硬件性能压力可想而知。 那么有没有比“3条指令”更快的方法呢? 其实聪明的朋友一定发现了,GPU每次计算都要在计算器与缓存器之间将数据来回搬运,如果简化这个步骤,那么速度岂不是就加快了? 没错,NPU的计算架构思路就简化了每次计算都要存取缓存的设计。 如下图所示,NPU的计算阵列利用新建的管道(橙色示意),将乘法器和加法器直接相连,此时乘法器计算完的中间结果就会通过管道直接流入加法器进行加法计算,之后再将结果流入加法器进行最终的加法计算,这样只需要一条指令,即可完成整个乘法到加法的计算过程。 当然,GPU和NPU的计算架构设计并无严格意义上的优劣之分。 GPU是通用计算单元,其计算器设计思路能够满足计算公式的自由构建。 而NPU是专用计算单元,不需要那么高的灵活性,所以人为加入管道之后,只做特定公式计算就可以。 比如,GPU可以做a×b+c×d×e×f或a×b+c×d×e+f等等这样不同的公式计算,但NPU大都只能计算a×b+c×d+e×f这种公式。 当然,英特尔、AMD、苹果设计的NPU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器架构,如乘-加-乘或乘-加乘-加乘等等,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决定了内部数据流动的方式有所差异。另外不同的计算架构设计、不同规模的计算矩阵也会决定其擅长计算哪种数据类型。比如我们常提到的FP16、INT8、INT4等,计算速度就与乘加计算器架构的设计和矩阵规模直接关联。 如下图所示,同样是FP16精度的计算,A100矩阵规模远小于H100,所以后者的计算速度自然就更快。 此外,AI时代的GPU与NPU等计算单元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GPU、NPU有所区隔。比如N卡中的TensorCore,实际上就是专用于AI计算的矩阵单元。而某些NPU计算单元除了包含专用于AI计算的矩阵阵列之外,还会融合向量、标量计算单元甚至CPU核心,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AI计算时不同的算子需求。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为什么NPU比GPU更适合AI加速计算https://nb.zol.com.cn/976/9769370.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76/9769370.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76/9769370.html report 4454 今天咱们聊聊NPU。大家对于CPU、GPU这些常见计算单元已经比较了解,但是对于NPU却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作用。NPU即Neural Netw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