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最近推出了ProArt创16 2025 AI专业创作本,继承了ProArt系列产品精致做工和非凡气质,并且配备华硕专为创作者独家打造的创作者中心、华硕创意旋钮、小硕知道AI助手等功能。硬件配置上,这款产品搭载了AMD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以及RTX 50系移动端显卡,最高可选配RTX 5070 Laptop,64GB内存,到底这款16英寸创作本表现怎么样?下面我们通过评测来感受一下。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如果说有哪款笔记本,能用简约的设计体现出不凡的品质,那么ProArt创16 2025当仁不让。这款笔记本A面上没有花哨的设计,通过纳米科技黑结合哑光材质凸显出了产品沉稳内敛,更彰显低调而奢华的气质,尤其是光线照射下机身表现散发出的隐约光泽,散发出独特的层次变化与质感。

哑光材质不仅在视觉上美观,手感也极为细腻。轻抚机身表面,指尖的顺滑感让笔者感觉尤为舒服,表面防污涂层还能有效避免触碰后指纹残留。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ProArt创16 2025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打造,精工金属机身提升了整体的坚固性和耐用度,当然CNC工艺不仅让这款产品边缘线条更为简约,同时让边角更加光滑圆润,让ProArt创16 2025在携带时也不会因为锐利边角造成背包破损。

说到便携,华硕将这款大屏AI专业创业本做得十分轻薄,薄至14.9mm,轻约1.8kg,差旅移动办公时也不会有太大的背负压力。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ProArt创16 2025整个C面采用了紧凑型78键布局设计,但按键本身并不紧凑,按键键帽间距都足够大,减少误触风险。每个按键配备1.7mm键程,键帽手感不错,回馈感也足够,偏硬一些,很适合文字录入工作者。

因为这次华硕将扬声器开孔做到了C面键盘两侧,这种布局会让笔记本在音质表现上比扬声器开孔放在下方D面更好,支持杜比全景声。值得一提的是,在触控板左上方加入的华硕创意旋钮功能非常强大。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ProArt创16 2025触控板尺寸大小为7.1英寸,玻璃材质,触控板四周与C面几乎融为了一体,没有玻璃镜面反射那种视觉上的突兀效果。上手之后极为顺滑和冰冷的手感还是震撼到了笔者,触控板滑动非常流畅,并没有感觉到滑动玻璃会遇到的那种阻塞感。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前面提到的华硕创意旋钮就在触控板左上角,从上一代开始就将实体物理旋钮改成了隐藏在触控板上的虚拟旋钮,这样的改变能让机身设计更为轻薄。同时这个华硕创意旋钮支持自定义按键,通过ProArt创作者中心就能对功能进行调整。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创意旋钮的意义是便于生产力创作,给PS、PR、剪映等专业创作软件提供更便捷的操作体验。我们将华硕创意旋钮改成了调节剪映中时间轴拖动,节省剪辑创作的时间。相当于给创作者提供了额外宏按键。另外,现在入手ProArt创16 2025的用户还可免费领用6个月剪映会员,绝对是利好创作者的一大福利。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ProArt创16 2025使用了华硕冰川Pro散热系统,内置三把散热风扇和4根热管,核心采用液金导热,液金在导热系数等方面比传统硅脂更强,导热效率更高。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作为一款面向创作者的产品,屏幕自然也是重中之重,ProArt创16 2025配备了一块16英寸的OLED屏幕,支持4096级压感触控与十指触控,分辨率为2880×1800,比例为16:10,更适合创作者,再搭配2.8K高分辨率以及120Hz高刷新率,对于创作者来说足够流畅,应对游戏娱乐需求也够用,而且基于OLED面板特性,这块屏幕提供0.2ms疾速响应,100%P3广色域,还有4种专业色域模式可供切换。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我们分别对ProArt创16 2025的原生、sRGB、DCI-P3、Display P3进行测试,发现这款产品原生色域模式表现的就非常好,达到了100%sRGB,95.6%Adobe RGB以及100% DCI-P3色域,可以覆盖专业创作者色彩方面的需求。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亮度上我们也进行了测试,在默认模式下,ProArt创16 2025屏幕的峰值亮度为385nit左右,一般OLED笔记本普遍在200-300nit左右,这款笔记本的亮度表现已经很有优势。当然385nit不是极限,ProArt创16 2025还通过了DisplayHDRTrue Black 500认证,下面我们再来测试一下开启HDR后这款笔记本屏幕亮度的变化。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开启HDR后,ProArt创16 2025屏幕峰值亮度飙升至超过630nit,HDR技术简单来说能让画面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OLED面板还能提供百万级的对比度,在633nit峰值亮度的加持下,这块屏幕画面色彩层次度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针对OLED屏幕烧屏问题,ProArt创16 2025提供华硕好屏 无忧换新服务,并且内置ASUS OLED Care保护,提供自动刷新屏幕像素功能,桌面模式自动隐藏 Windows 任务栏,从而减少长时间静态画面造成OLED屏幕残影。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屏幕顶部提供一个FHD摄像头和IR红外摄像头,支持WindowsHello人脸解锁,增强加密性。摄像头可以通过顶部快捷键开启或关闭。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ProArt创16 2025内置了“小硕知道”端云一体AI大模型,该模型特色在于本地部署,无需联网,保护隐私安全。无论是时下流行的AI文生图,还是文档总结都能快速响应,帮助用户提升使用效率。该软件位于华硕大厅左下角,点击登录华硕账号即可开始使用。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我们尝试进行文生图创作,输入提示词和要求后,小硕知道可快速生成对应图片。同时我们还测试了小硕知道总结文档,提炼关键信息,上传文档等能力,整体体验过程操作简单,个人感觉对于经常开会议的大工作来说,绝对利好,会议纪要、统计数据关键信息整理非常高效。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小硕知道还能下达指令对于电脑本身进行调节,比如调节亮度或者其他一些个性化设置。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最近DeepSeek的兴起也让本地大语言模型走进了大众视野,所以我们也对这款笔记本DeepSeek大语言模型部署进行测试。我们分别使用DeepSeek两个量化版本模型进行测试,为14B、7B,数字越大回答的精度也更高。

7B模型ProArt创16 2025回答问题的时间为0.26s,14B模型生成时间为0.4s,响应都很迅速,不难看出,处理这些轻量化大语言模型没有任何问题。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14B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7B

我们还测试了ProArt创16 2025在Stablediffusion中文生图的能力,在生成9张600×592图片时,总共用时1分21秒左右,效率也十分高,除了大语言模型能快速响应外,创作者同样可以使用这种AIGC软件来高效获得更多灵感思路。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我们开头提到,ProArt创16 2025搭载了AMD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和NVIDIA RTX5070显卡。先介绍一下AMD 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采用Zen5+Zen5c同构大小核设计,拥有12核24线程,加速频率最高5.1GHz,总缓存36MB(12MB L2+24MB L3),并且集成了Radeon 890M集显。不管是内容创作还是游戏这款处理器在单核和多核方面都能提供有力支持。

NVIDIARTX 5070 Laptop显卡,提供8GB GDDR7显存,支持DLSS 4,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4倍帧生成,通过AI为每个渲染帧生成额外3帧,实现4倍帧率提升,基于Blackwell架构打造的RTX 5070所支持的DLSS4,相较于此前显卡的DLSS3,画面更加丝滑流畅。针对创作需求,更推荐大家安装NVIDIA Studio驱动

ProArt创162025还内置64GB LGDDR5X内存,对于创作者,大容量内存在视频编辑、3D建模或图形设计时,可有效提升效率,保证软件流畅运行。同时多任务处理器,比如多开网页,或者同时运行多个Adobe 创作软件时更加流畅,减少卡顿。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我们下面开始测试,为了充分展现ProArt创16 2025硬件性能,测试选择在高效模式下进行。

使用AIDA64进行CPU FPU拷机测试。AMD锐龙AI 9 HX 370可以释放满血80W功耗,平均温度表现不超过90℃,只有87.2℃,说明其散热模组非常强大,比起一般搭载这款处理器的笔记本拷机温度平均低了大约5℃左右。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这款处理器在CINEBENCH R23单核得分2033,多核得分23865,在CINEBENCH 2024单核得分118,多核得分1230,发挥出了80W功耗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应有的水平。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AMD锐龙AI 9 HX 370内置80 TOPS的NPU,支持Ryzen AI功能,NPU是专门为AI人工智能设计的引擎。我们使用UL Procyon对这款处理器AI算力进行了测试,最终得分1777,能快速对MobileNet V3、ResNet 50这些结构模型进行运算响应。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显卡方面,我们同样测试了ProArt创16 2025的功耗表现,通过Furmark的拷机测试,NVIDIA RTX 5070 Laptop显卡平均功耗达到了102W左右,GPU核心温度在79℃左右,说明华硕冰川Pro散热系统确实非常靠谱,不仅CPU能满血跑满,GPU也可高负载稳定输出。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我们下面测试了3DMARK中基于DX 11环境的FireStrike 和基于DX 12环境的TimeSpy。在TimeSpy测试中,华硕ProArt创162025显卡得分13301,CPU得分10217。在Fire Strike中,显卡得分33825,物理分数34116,预估1440p分辨率《战地V》,平均帧数可以超过了120+FPS,对于一款AI专业创作本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优秀了。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在针对电脑综合办公及生产力创作的PCMARK10测试中,ProArt创162025综合得分7922分,常用功能得分10474,生产力得分9966,数位内容创作得分12927。在电脑综合能力方面,这款笔记本在这些日常应用软件使用上不会有性能瓶颈。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生产力方面,我们使用了UL Procyon 图像/视频编辑进行测试,这款软件会模拟用户实际使用Adobe PhotoshopLightroom Classic以及Adobe Premiere Pro三件套时的应用表现。

ProArt创16 2025在视频编辑测试中得分35286,在图像编辑测试中得分7549,不难看出,这款AI专业创作本在剪辑、修图方面都能提供非常高的创作效率,AMD 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图像编辑能力也接近了桌面端锐龙7000的水平。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游戏方面我们则针对《赛博朋克:2077》进行测试,画质预设高画质,我们这次会对比DLSS 3和DLSS 4下游戏帧数的变化。测试结果显示,ProArt创16 2025在《赛博朋克:2077》中DLSS3帧数达到了104.21帧,而开启DLSS 4的4倍帧生成,帧数直接来到了156.43帧,这项技术对于游戏帧数的提升过于明显,让ProArt创16 2025在创作之余可以轻松高帧畅玩3A大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DLSS3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DLSS4

作为一款全能产品,ProArt创16 2025拥有出色的拓展能力,各类接口一应俱全,右侧提供一个SD Express 7.0拓展卡槽,帮助创作者高效导出照片视频素材,此外还有一个USB3.2Gen2 Type A接口和一个USB3.2 Gen2 Type C接口。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左侧区域则提供一个电源接口,一个最新的HDMI2.1接口,一个USB4接口,一个USB3.2 Gen2 Type A接口,一个3.5mm音频插孔。接口上来看,ProArt创16 2025拓展能力齐全,各类创作者所需要的接口都有。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ProArt创16 2025还内置了Wi-Fi7无线网卡,下游戏时就达到了714.3Mbps的网络速度。一款原本需要下一天才能玩的百GB游戏,半小时不到就能下完运行。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最后我们看一下ProArt创16 2025的续航能力,我们开启安静模式,同时将屏幕调整为150ntis亮度,系统亮度为65时进行测试。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ProArt创16 2025最终续航达到了11小时54分钟,对于一款16英寸的AI专业创作本来说,这样的续航表现非常优秀,在户外办公差旅一天也无需担心电量的问题,保证工作使用的连续性,适应各类场景的需求。

总的来说ProArt创16 2025是一款在各方面表现都十分优秀的全能产品,有强大的硬件配置作为基础,能提供优质的性能表现。作为针对创作者推出的ProArt系列产品,这款产品配备高端的AMD 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64GB内存在剪辑视频、修图等方面表现亮眼,还有流畅运行目前AI部署本地大模型的能力,不管是DeepSeek还是Stable diffusion都能完美适配运行。同时NVIDIA RTX 5070Laptop显卡又带来了强大的图形性能和游戏能力,让这款产品兼具生产力和娱乐。

华硕对于提升创作者体验上明显更注重细节,不仅拥有堪称外挂的华硕创意旋钮,还提供一块16英寸OLED华硕好屏,视觉效果无与伦比,色彩表现饱满丰富,画面无可挑剔。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追求全方面的性能表现,ProArt创16 2025是极具竞争力的选择,这款产品颜值无可挑剔,视觉感官就体现出了高级感,华硕还针对AI时代打造了小硕知道AI助手,通过AI会议、AI绘画、AI识图等AIGC功能让用户更方便去掌握电脑,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灵感、节省更多时间。搭配华硕各类创新技术,有创作需求的用户值得考虑这款产品。

分辨率为

分辨率为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https://nb.zol.com.cn/982/9827320.html





nb.zol.com.cn
true

https://nb.zol.com.cn/982/9827320.html
report
9563
华硕最近推出了ProArt创16 2025 AI专业创作本,继承了ProArt系列产品精致做工和非凡气质,并且配备华硕专为创作者独家打造的创作者中心、华硕创意旋钮、小硕知道AI助手等功能。硬件配置上,这款产品搭载了AMD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以及RTX 50系移动端显卡,最高可选配R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Post

a – 固态硬盘最好别分区?这些硬盘分区误区你需要知道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如果用过Windows XP的用户,可能对以前的硬盘分区有印象,那就是大家往往喜欢将一块硬盘分成C、D、E、F四个分区,除了C盘外,其他盘分别命名成“资料”、“软件”、“办公”等。如今,可能一些朋友看到,或者听到,固态硬盘分区太多的话,会加速硬盘老化。那么,硬盘到底应该怎么分区才是对的? 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坚持说固态硬盘分区太多的话,会降低硬盘寿命。先明确,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但可以找到出现的原因。 如果你把一个容量为1TB的机械硬盘分成两个500GB的分区,那么你往第一个分区里写数据,第二个分区始终是闲置的。因为机械硬盘内部主要结构是盘片和磁头,分区相当于把盘片进行物理区分,你往第一个分区里写数据,磁头就会移动到第一个分区对应的盘片位置,而第二个分区对应的位置则不会进行读写操作。 来到固态硬盘时代,不少朋友将上面的知识直接拿了过来。认为将一个1TB的固态硬盘分成两个500GB,如果只往第一个分区写数据,那么只会磨损对应的闪存颗粒,相当于固态硬盘的寿命相当于减半。要是分成4个分区,那寿命只有25%了。 事实并非如此,固态硬盘所有数据存储都是由主控决定的。它不再是将数据按照闪存排布的顺序进行存储。它是根据多个因素进行分配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闪存的磨损情况。所以即使你将固态硬盘分区,往一个分区里写数据,这个过程也是全盘写入。 所以说,固态硬盘时代流畅的分区过多会加速硬盘老化,是不正确的。但是,我还是不建议大家将一个固态硬盘分成太多分区,原因主要有2个。 第一,分区太多容易造成容量浪费。比如一个500GB的固态硬盘,如果C盘分300GB,D盘和E盘各100GB,如果D盘存储文件后的容量只有10GB,万一需要存储一个11GB的文件,那只能往E盘里存了,无形之中就让这10GB的容量浪费掉了。 第二,分区太多容易让存储的文件过于分散。相信不少朋友分区是为了方便整理资料,但如果一个盘的容量存放不下的话,就会出现一个类型的资料存储在多个分区中,后续整理起来会非常麻烦。其实方面整理资料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文件夹的方式解决,整理资料也更加方便,移动文件基本秒实现,没有必要将硬盘分区。 按照我个人的经验,256GB及以下容量的固态硬盘就不要分区了,512GB左右的硬盘可以不分区,也可以分2个,即C盘和D盘。1TB的固态硬盘分2个分区是合适的。2TB以上就看自己的需求和心情了,毕竟容量足够大。 分区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安装第三方软件。以Windows 11为例,在开始菜单上右击,选择磁盘管理,这时候就能看到安装的硬盘。在需要分区的硬盘位置右击,选择压缩卷,然后在跳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想要分出的容量,它是以MB为单位的,一般我们按GB来算,所以输入的时候,需要在目标GB上×1000。比如想要分出120GB的容量,可以输入120000,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大约118GB的新分区。此时新分区还是黑色的,显示未分配,右击选择新建卷,然后一路点下一步就可以了。 总结,固态硬盘最好别分区,分区过多会降低寿命,这种言论大家最好别信。由于固态硬盘的特性,向某一分区内写数据,其实就是向全盘写数据,不存在因分区降低寿命的情况。所以大家使用固态硬盘的时候,其实想分多少区就可以分多少。不过,从数据整理的角度来看,不建议有太多分区,其实有整理资料的需求,可以通过文件夹的方式实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固态硬盘最好别分区?这些硬盘分区误区你需要知道https://nb.zol.com.cn/983/9834857.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固态硬盘 https://nb.zol.com.cn/983/9834857.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3/9834857.html report 268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如果用过Windows XP的用户,可能对以前的硬盘分区有印象,那就是大家往往喜欢将一块硬盘分成C、D、E、F四个分区,除了C盘外,其他盘分别命名成“资料”、“软件”、“办公”等。如今,可能一些朋友看到,或者听到,固态硬盘分区太多的话,…

a – DLSS4多帧生成不是救世主 RTX50显卡你需要知道的技术点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无论是RTX50系显卡,还是搭载RTX50系显卡的游戏本,都支持DLSS4多帧生成技术,特别是英伟达官方演示中,原本只有30帧的游戏,瞬间帧数翻多倍,来到200帧,如此神奇的魔力太吸引人了。不过我需要和大家说明白,DLSS4多帧生成并不是帧数救世主,特别是后续上市的基本都是中低端型号,DLSS4多帧生成技术的弊端可能会更加明显。 只有明白DLSS4多帧生成技术的正确打开方式,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游戏体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DLSS4技术并非RTX50系独占,从英伟达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从RTX20系开始,后续显卡都支持DLSS4技术。不过其中DLSS4的帧生成只有RTX40系和50系支持,而DLSS4多帧生成更是RTX50系独占。其实DLSS4除了多帧生成外,AI模型从CNN转换成Transformer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过我们此次仅仅讨论DLSS4多帧生成,所以就不提Transformer模型了。 DLSS4多帧生成之所以能够暴力的提升帧数,原因在于,其生成每个传统渲染帧时,同时生成最高三帧额外帧。也就是说,75%的帧数都是额外生成的。更夸张的是,每一个原始帧又通过DLSS超分辨率得来的。也就是说,在DLSS4多帧生成技术中,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像素,其实都是AI生成的! 而英伟达官方宣传的30帧秒变200帧的示例中,其中30帧是没有开启任何技术的原始帧,它之所以能够变成200帧,是先通过DLSS超分辨率,将30帧提升到50帧,然后通过多帧生成,每一帧再额外生成三帧,从而实现的200帧。 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明白DLSS4多帧生成技术的弊端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下面重点要聊的问题。 无论RTX50系使用到的AI模型多么优秀,它始终要以原始帧作为基础。在RTX 5090 D这样的显卡上,由于本身显卡有着足够强劲的性能,即使最新的3A大作,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仍然能够有不错的基础帧,所以留给AI模型的信息足够多,它就能够生成足够拟真的画面。 RTX 5090 D开启4倍多帧生成运行《赛博朋克2077》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中端显卡的上市,这个过程出现了一个问题。我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是在RTX 5070 Ti的游戏本上。当时运行2K分辨率、光线追踪:超速画质下的《赛博朋克2077》,Benchmark得到的成绩是129.22帧,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单纯从数据上,你不会觉得游戏流畅度有任何问题。 但在实际游戏中,我的体感并不好。这种感觉就像是轻度晕车,特别是在视角大范围移动的时候,晕的特别厉害。你能感觉到,画面流畅的很诡异。其中正是基础帧太低的原因,虽然游戏有120帧,但由于基础帧太低了,反而留给了AI模型太多想象空间,它所生成的画面信息中,不少是不连贯的、错误的。所以在视角大范围移动时,能明显感觉到极为严重的拖影问题。 从实际体验来看,最理想的情况是,启用DLSS超分辨率时的游戏帧数能够稳定在60帧,此时开启DLSS4多帧生成后帧数在220-240帧左右,体验是非常优秀的,感觉就像原生帧数一样。再低的话,原始帧能够稳定在45帧左右,开启DLSS4多帧生成后帧数稳定在170帧以上,体验也是不错的。 但像我之前体验的129帧的《赛博朋克2077》,原始帧在30帧上下,真的不太行。 而RTX 5070 Ti的传统性能要弱于RTX 5070桌面版,随着RTX 5060 Ti发售,以及马上就要上市的RTX 5060,还有移动端的RTX 5070和5060,这些显卡的原始性能可能无法在开启高分辨率、超高画质的3A大作中取得还可以的帧数,如果不假思索的在最高画质下开启DLSS4多帧生成,可能就会遇到我前面提到的问题:帧数高,但体验差。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RTX50系中端显卡马上上市的这个时间点和大家说一下,DLSS4多帧生成技术并不是帧数救世主,它需要还不错的基础帧,也就是开启DLSS超分辨率后,至少要有45帧的成绩,开启多帧生成之后才能够获得不错的体验。而对于感官比较灵敏,或者对于画面表现要求较高的竞技游戏,建议基础帧能够达到60帧,才能获得不错的体验。否则就需要适当降低画质,已达到这个要求。准备入手中端RTX50系显卡或游戏本的朋友,最好了解一下。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DLSS4多帧生成不是救世主 RTX50显卡你需要知道的技术点https://nb.zol.com.cn/979/9791584.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79/9791584.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79/9791584.html report 3148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无论是RTX50系显卡,还是搭载RTX50系显卡的游戏本,都支持DLSS4多帧生成技术,特别是英伟达官方演示中,原本只有30帧的游戏,瞬间帧数翻多倍,来到200帧,如此神奇的魔力太吸引人了。不过我需要和大家说明白,DLSS4多帧生成并不是帧数救世…

a – 很烂还是超预期?3000元档轻薄本屏幕啥水平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有了国补的加持之后,入门级轻薄本的价格进一步下探,如今3000元就能买到一线品牌的入门轻薄本,还是很划算的。不过,关注笔记本的朋友都知道,入门轻薄本往往会在某些部分缩水,而大家最担心的是,入门轻薄本会不会在屏幕上缩水。今天我们以一款国补后售价3000元档的入门级轻薄本为例,看一下它的屏幕素质,到底如何。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块屏幕的基本参数。这是一款14英寸轻薄本,屏幕尺寸自然是14英寸,为IPS。屏幕分辨率是1920×1200,屏幕比例为16:10,官方标称最大亮度为300尼特,色域覆盖100% sRGB,并且为全局DC调光。通过了德国莱茵硬件低蓝光认证和无频闪认证。 从官方参数可以看出,目前入门级轻薄本的屏幕分辨率依旧以1080P/1200P为主,同时16:10的屏幕比例已经下放至入门轻薄本,不再是中高端产品的独有特点。而且色域和亮度也还可以,并没有出现低亮度,或者低色域的问题。总体而言,仅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满足日常使用、办公需求是足够的。 下面,我们从屏幕的亮度、色域、对比度和色准四个维度,看一下官方宣传是否属实,以及官方未提到的部分,其表现到底怎么样。 首先是亮度。从测试结果来看,这块屏幕的峰值亮度为306尼特,与官方宣传的数据吻合。300尼特左右的亮度,满足室内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户外使用的话,特别是晴天,可能会看不清屏幕。 其次是色域。实测这块屏幕的色域覆盖98.2% sRGB、72% Adobe RGB、75.1% DCI-P3,色域容积覆盖106.4% sRGB、73.3% Adobe RGB、75.4% DCI-P3。从结果来看,这确实是一块高色域屏幕,与官方宣传的也基本吻合。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测试软件、硬件等问题,可能存在一点误差,所以实测98.2% sRGB色域覆盖,可以视为官方宣称的100% sRGB色域覆盖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是对比度和色准,这两个放在一块进行测试。在100%亮度,也就是306尼特下,实测对比度为1681.2:1,平均色准ΔE=1.57; 在常用的150尼特亮度下,实测对比度为1791.9:1,平均色准ΔE=1.72; 在常用的120尼特亮度下,实测对比度为1719.1:1,平均色准ΔE=1.75。 从测试结果来看,对比度放在IPS中还可以,色准表现挺出色的,毕竟官方并没有宣传这块屏幕经过提前校准,而平均色准ΔE<2的表现,放在3000元档轻薄本中,还是很给力的。 总结,从以上测试结果来看,目前3000元档轻薄本所采用的屏幕,其综合素质其实还可以。分辨率和亮度中规中矩,色域也是常见的高色域,色准反而是一大亮点,超出预期。它身上并没有以往在亮度或色域方面缩水的情况,体验是有保障的。 选购方面,如果你对屏幕的素质有一定要求,同时预算又吃紧的话,那么目前3000元档入门轻薄本的屏幕素质,是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尽量选择一线品牌,屏幕素质和品控有保障。如果你对屏幕有更高需求,比如更高的分辨率、广色域以及高亮度,那么还是需要提高一下预算,国补后4000元起步可能是比较稳妥的。 另外需要提醒一点,选购入门轻薄本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官方宣传数据,如果有某项参数没有列出,那么大概率是比较低的素质。比如没有列出具体的色域表现,那大概率是低色域屏幕。可以联系官方服务人员确认,这点一定要谨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很烂还是超预期?3000元档轻薄本屏幕啥水平https://nb.zol.com.cn/979/9791576.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护眼台灯 https://nb.zol.com.cn/979/9791576.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79/9791576.html report 2565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有了国补的加持之后,入门级轻薄本的价格进一步下探,如今3000元就能买到一线品牌的入门轻薄本,还是很划算的。不过,关注笔记本的朋友都知道,入门轻薄本往往会在某些部分缩水,而大家最担心的是,入门轻薄本会不会在屏幕上缩水。今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