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固态硬盘最好别分区?这些硬盘分区误区你需要知道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如果用过Windows XP的用户,可能对以前的硬盘分区有印象,那就是大家往往喜欢将一块硬盘分成C、D、E、F四个分区,除了C盘外,其他盘分别命名成“资料”、“软件”、“办公”等。如今,可能一些朋友看到,或者听到,固态硬盘分区太多的话,会加速硬盘老化。那么,硬盘到底应该怎么分区才是对的? 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坚持说固态硬盘分区太多的话,会降低硬盘寿命。先明确,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但可以找到出现的原因。 如果你把一个容量为1TB的机械硬盘分成两个500GB的分区,那么你往第一个分区里写数据,第二个分区始终是闲置的。因为机械硬盘内部主要结构是盘片和磁头,分区相当于把盘片进行物理区分,你往第一个分区里写数据,磁头就会移动到第一个分区对应的盘片位置,而第二个分区对应的位置则不会进行读写操作。 来到固态硬盘时代,不少朋友将上面的知识直接拿了过来。认为将一个1TB的固态硬盘分成两个500GB,如果只往第一个分区写数据,那么只会磨损对应的闪存颗粒,相当于固态硬盘的寿命相当于减半。要是分成4个分区,那寿命只有25%了。 事实并非如此,固态硬盘所有数据存储都是由主控决定的。它不再是将数据按照闪存排布的顺序进行存储。它是根据多个因素进行分配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闪存的磨损情况。所以即使你将固态硬盘分区,往一个分区里写数据,这个过程也是全盘写入。 所以说,固态硬盘时代流畅的分区过多会加速硬盘老化,是不正确的。但是,我还是不建议大家将一个固态硬盘分成太多分区,原因主要有2个。 第一,分区太多容易造成容量浪费。比如一个500GB的固态硬盘,如果C盘分300GB,D盘和E盘各100GB,如果D盘存储文件后的容量只有10GB,万一需要存储一个11GB的文件,那只能往E盘里存了,无形之中就让这10GB的容量浪费掉了。 第二,分区太多容易让存储的文件过于分散。相信不少朋友分区是为了方便整理资料,但如果一个盘的容量存放不下的话,就会出现一个类型的资料存储在多个分区中,后续整理起来会非常麻烦。其实方面整理资料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文件夹的方式解决,整理资料也更加方便,移动文件基本秒实现,没有必要将硬盘分区。 按照我个人的经验,256GB及以下容量的固态硬盘就不要分区了,512GB左右的硬盘可以不分区,也可以分2个,即C盘和D盘。1TB的固态硬盘分2个分区是合适的。2TB以上就看自己的需求和心情了,毕竟容量足够大。 分区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安装第三方软件。以Windows 11为例,在开始菜单上右击,选择磁盘管理,这时候就能看到安装的硬盘。在需要分区的硬盘位置右击,选择压缩卷,然后在跳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想要分出的容量,它是以MB为单位的,一般我们按GB来算,所以输入的时候,需要在目标GB上×1000。比如想要分出120GB的容量,可以输入120000,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大约118GB的新分区。此时新分区还是黑色的,显示未分配,右击选择新建卷,然后一路点下一步就可以了。 总结,固态硬盘最好别分区,分区过多会降低寿命,这种言论大家最好别信。由于固态硬盘的特性,向某一分区内写数据,其实就是向全盘写数据,不存在因分区降低寿命的情况。所以大家使用固态硬盘的时候,其实想分多少区就可以分多少。不过,从数据整理的角度来看,不建议有太多分区,其实有整理资料的需求,可以通过文件夹的方式实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固态硬盘最好别分区?这些硬盘分区误区你需要知道https://nb.zol.com.cn/983/9834857.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固态硬盘 https://nb.zol.com.cn/983/9834857.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3/9834857.html report 268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如果用过Windows XP的用户,可能对以前的硬盘分区有印象,那就是大家往往喜欢将一块硬盘分成C、D、E、F四个分区,除了C盘外,其他盘分别命名成“资料”、“软件”、“办公”等。如今,可能一些朋友看到,或者听到,固态硬盘分区太多的话,…

a – 电脑软件能不能安装到C盘?这个误区一次性讲明白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我身边不少朋友,在使用电脑安装软件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把软件安装到D盘或者E盘等位置,刻意避开C盘。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习惯,或者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么我们下面就聊一下,软件到底能不能安装到C盘,上述这种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先说结论,我认为软件是完全可以安装在C盘的,而且使用软件默认的安装路径即可,不需要刻意更改。甚至我认为软件安装在C盘,要比安装到其他盘更便于整理资料。 我们先聊一下,为什么会有将软件安装到非C盘位置的习惯,个人认为主要有3个原因。 第一,以往硬盘的容量并不大,C盘的空间有限,安装软件太多的话容易造成C盘可用容量不足。在固态硬盘普及之前,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是320GB、500GB机械硬盘,往往只给C盘分出60GB-200GB的空间。除去系统占用外,软件安装过多的话,容量很容易捉襟见肘。而在固态硬盘刚刚普及之时,固态硬盘的容量同样很小,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于是不少人养成习惯,将软件安装在其他盘中,节省C盘空间。 第二,错误观念影响,认为软件占用的空间越大,越会拖累系统运行速度。导致这种观念出现的主要有两个情况,一个是机械硬盘的随机读写能力很差,当C盘的文件碎片过多时,会显著影响到运行速度,很多人误以为变卡是容量占用的问题;另一个是当C盘剩余容量过小时,影响到了虚拟内存等功能的正常运行,导致系统变卡、报错,不少朋友也将此归结为软件占用容量导致的。 第三,以往经常使用破解软件,免安装版本占比较高。或者一些工具型软件,会提供免安装版本。为了避免重装系统时误删,就存储在其他盘中。也有一些需要安装的软件,安装过后的文件夹,复制到新系统上同样可以正常使用。于是一些用户为了方便,便将常用软件安装在其他盘中,后续重装系统后就不用再一一安装了。 而上述这3种情况,放在现在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随着大容量固态硬盘的普及,C盘容量焦虑几乎不存在了,现在不少用户的电脑C盘容量,不是512GB就是1TB,正常安装软件几乎不太可能将C盘占满。而且与机械硬盘不同,固态硬盘的随机读写能力很强,不存在文件碎片的问题,所以很少会因为硬件性能导致系统出现卡顿。 另外,硬件性能越来越强,系统也变得更加稳定,以往可能经常需要重装系统,才能保持不错的运行速度,现在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以我个人经历为例,大学时重装系统的周期,大约是每1个月就需要重装一次。当然这个频率放在当时也是夸张的,但足以说明问题。如今我使用的电脑,至今没有重装过一次系统。 同时,大家常用的电脑软件比较集中,正版意识越来越强,已经很少使用破解软件、绿色软件,而是选择从官网下载安装包。 那么是不是说,软件一股脑安装到C盘就可以了?当然不是。如果你的C盘容量过小的话,需要考虑哪些软件安装到C盘,哪些不能。例如微信、QQ这样常用的软件,而且软件本身占用的容量也不算大,可以安装到C盘。但如果是游戏的话,比如Steam这种,它的游戏库通过简单操作就能够在新电脑上使用,无需重复下载的,可以安装到其他盘中。 总结,电脑软件是完全可以安装到C盘的,而且建议大家按照软件默认的安装路径安装即可。当然,前提是你的C盘容量不要太小,至少256GB,最好在512GB及以上。如果C盘空间吃紧的话,可以优先将常用软件安装到C盘,体积较大的软件,且重装系统后不影响使用的,比如游戏,可以安装到其他盘中。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电脑软件能不能安装到C盘?这个误区一次性讲明白https://nb.zol.com.cn/982/9827625.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固态硬盘 https://nb.zol.com.cn/982/9827625.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2/9827625.html report 2685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我身边不少朋友,在使用电脑安装软件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把软件安装到D盘或者E盘等位置,刻意避开C盘。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习惯,或者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么我们下面就聊一下,软件到底能不能安装到C盘,上述这种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先说…

a – 华硕ProArt创16 2025评测 旗舰性能助力高效创作

华硕最近推出了ProArt创16 2025 AI专业创作本,继承了ProArt系列产品精致做工和非凡气质,并且配备华硕专为创作者独家打造的创作者中心、华硕创意旋钮、小硕知道AI助手等功能。硬件配置上,这款产品搭载了AMD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以及RTX 50系移动端显卡,最高可选配RTX 5070 Laptop,64GB内存,到底这款16英寸创作本表现怎么样?下面我们通过评测来感受一下。 1  简约设计语言 诠释高端品味 如果说有哪款笔记本,能用简约的设计体现出不凡的品质,那么ProArt创16 2025当仁不让。这款笔记本A面上没有花哨的设计,通过纳米科技黑结合哑光材质凸显出了产品沉稳内敛,更彰显低调而奢华的气质,尤其是光线照射下机身表现散发出的隐约光泽,散发出独特的层次变化与质感。 哑光材质不仅在视觉上美观,手感也极为细腻。轻抚机身表面,指尖的顺滑感让笔者感觉尤为舒服,表面防污涂层还能有效避免触碰后指纹残留。 ProArt创16 2025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打造,精工金属机身提升了整体的坚固性和耐用度,当然CNC工艺不仅让这款产品边缘线条更为简约,同时让边角更加光滑圆润,让ProArt创16 2025在携带时也不会因为锐利边角造成背包破损。 说到便携,华硕将这款大屏AI专业创业本做得十分轻薄,薄至14.9mm,轻约1.8kg,差旅移动办公时也不会有太大的背负压力。 ProArt创16 2025整个C面采用了紧凑型78键布局设计,但按键本身并不紧凑,按键键帽间距都足够大,减少误触风险。每个按键配备1.7mm键程,键帽手感不错,回馈感也足够,偏硬一些,很适合文字录入工作者。 因为这次华硕将扬声器开孔做到了C面键盘两侧,这种布局会让笔记本在音质表现上比扬声器开孔放在下方D面更好,支持杜比全景声。值得一提的是,在触控板左上方加入的华硕创意旋钮功能非常强大。 ProArt创16 2025触控板尺寸大小为7.1英寸,玻璃材质,触控板四周与C面几乎融为了一体,没有玻璃镜面反射那种视觉上的突兀效果。上手之后极为顺滑和冰冷的手感还是震撼到了笔者,触控板滑动非常流畅,并没有感觉到滑动玻璃会遇到的那种阻塞感。 前面提到的华硕创意旋钮就在触控板左上角,从上一代开始就将实体物理旋钮改成了隐藏在触控板上的虚拟旋钮,这样的改变能让机身设计更为轻薄。同时这个华硕创意旋钮支持自定义按键,通过ProArt创作者中心就能对功能进行调整。 华硕创意旋钮的意义是便于生产力创作,给PS、PR、剪映等专业创作软件提供更便捷的操作体验。我们将华硕创意旋钮改成了调节剪映中时间轴拖动,节省剪辑创作的时间。相当于给创作者提供了额外宏按键。另外,现在入手ProArt创16 2025的用户还可免费领用6个月剪映会员,绝对是利好创作者的一大福利。 ProArt创16 2025使用了华硕冰川Pro散热系统,内置三把散热风扇和4根热管,核心采用液金导热,液金在导热系数等方面比传统硅脂更强,导热效率更高。 2  16英寸OLED华硕好屏 惊艳视觉 作为一款面向创作者的产品,屏幕自然也是重中之重,ProArt创16 2025配备了一块16英寸的OLED屏幕,支持4096级压感触控与十指触控,分辨率为2880×1800,比例为16:10,更适合创作者,再搭配2.8K高分辨率以及120Hz高刷新率,对于创作者来说足够流畅,应对游戏娱乐需求也够用,而且基于OLED面板特性,这块屏幕提供0.2ms疾速响应,100%P3广色域,还有4种专业色域模式可供切换。 我们分别对ProArt创16 2025的原生、sRGB、DCI-P3、Display P3进行测试,发现这款产品原生色域模式表现的就非常好,达到了100%sRGB,95.6%Adobe RGB以及100% DCI-P3色域,可以覆盖专业创作者色彩方面的需求。 亮度上我们也进行了测试,在默认模式下,ProArt创16 2025屏幕的峰值亮度为385nit左右,一般OLED笔记本普遍在200-300nit左右,这款笔记本的亮度表现已经很有优势。当然385nit不是极限,ProArt创16 2025还通过了DisplayHDRTrue Black 500认证,下面我们再来测试一下开启HDR后这款笔记本屏幕亮度的变化。 开启HDR后,ProArt创16 2025屏幕峰值亮度飙升至超过630nit,HDR技术简单来说能让画面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OLED面板还能提供百万级的对比度,在633nit峰值亮度的加持下,这块屏幕画面色彩层次度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针对OLED屏幕烧屏问题,ProArt创16 2025提供华硕好屏 无忧换新服务,并且内置ASUS OLED Care保护,提供自动刷新屏幕像素功能,桌面模式自动隐藏 […]

a – 2025年了 杀毒软件到底有没有必要安装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与年轻的数码爱好者交流,我发现大家对于第三方杀毒软件的态度很有意思,一些用户将手机的使用习惯转移到电脑上,完全不知道第三方杀毒软件是什么。那么,已经2025年了,到底有没有必要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白,以前的电脑用户为什么要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下面是4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盗版系统盛行,特别是GHOST系统受众非常广,而GHOST封装的系统中往往内置第三方杀毒软件。在XP系统时代,10台电脑中,恐怕有8台都是GHOST系统。在DIY电脑中,比例可能接近95%。这类盗版软件往往是免费下载安装。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封装GHOST系统的群体,往往会收取软件推广费,将第三方软件内置其中,而杀毒软件就是常客。 第二,下载是以往使用电脑的重要习惯之一,特别是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资源,比如破解软件、个人或组织发布的工具、刷机包等资源,而这些资源中很有可能内置病毒。而且就算是搜索正常的软件,搜索引擎给到的结果,也有可能指向不明软件,而不是官方软件。这时候,杀毒软件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用户的电脑中毒。 第三,工具类软件很容易出现全家桶行为,即后台自动下载安装杀毒软件,比如浏览器、解压软件等。以往电脑的功能并不是特别好用,也不全,比如大家疯狂吐槽的IE浏览器等。用户往往需要下载这类软件,但是这类软件的出品方旗下往往有一系列软件,它们就会利用这种方式,偷偷在后台下载安装全家桶软件。杀毒软件往往就是全家桶软件中的核心之一。 第四,杀毒软件并非单纯杀毒,其内置了非常多的实用功能吸引用户,比如用户非常重视的清理垃圾、内存加速,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非常好用。不少用户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往往就是冲着这些功能来的。 那么,来到2025年,上面这4个原因还有说服力吗?显然没有了。 当初GHOST系统之所以盛行,除了安装方便之外,没人管是很重要的原因,甚至连微软官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监管严格之后,特别是之前几个知名系统封装组接连被查,GHOST系统从此一蹶不振。以前一搜一大把,现在基本搜出来的都是原版系统。 此外,现在的硬件已经足够给力,不再像以前过段时间需要重装系统,以保证正常的运行速度。而且现在用户对于安装系统的认知已经变化非常大,甚至不少用户根本不知道安装系统这件事,更不知道Windows系统是需要花钱购买的。但一提到安装系统,那肯定是首选官方原版系统,更放心,而不是个人封装的系统。 而且现阶段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资源集中在智能手机上,而不是电脑上,大家也只是下载一些常用的软件而已,甚至下载、安装软件都需要教学,更别提小众的、甚至需要命令行的工具软件了。软件出品方的全家桶行为也不再像以往那么猖獗,当然仍然存在,但收敛一些了。 像Windows 11这样的系统,内置的Windows安全中心也更加好用,完全可以取代部分杀毒软件的杀毒功能。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现在不需要安装杀毒软件了呢?当然不是。如果你正常使用的话,不会安装乱七八糟的未知来源的软件,也不会浏览乱七八糟的网站,那Windows 11内建的安全系统是完全足够的。但是,如果你使用的仍是老旧的Windows 7系统,或者仍然会在电脑上进行一些非常规的操作,比如前面提到的,浏览一些奇奇怪怪的网站,安装一些乱七八糟的软件,那么第三方杀毒软件还是很有必要的。 总结,正常使用电脑的话,而且使用的是最新的操作系统,那么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的必要性就没有那么高了。不过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并且想要尝试一些自认为很欢乐,但风险极大的操作时,功能更强大的第三方杀毒软件可能是必备的。 此外,对于企业用户来说,第三方杀毒软件最好必装。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2025年了 杀毒软件到底有没有必要安装https://nb.zol.com.cn/982/9822861.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杀毒软件 https://nb.zol.com.cn/982/9822861.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2/9822861.html report 2985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与年轻的数码爱好者交流,我发现大家对于第三方杀毒软件的态度很有意思,一些用户将手机的使用习惯转移到电脑上,完全不知道第三方杀毒软件是什么。那么,已经2025年了,到底有没有必要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

a – 闺蜜机到底是什么新物种 女闺蜜真的喜欢吗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经常结交女闺蜜的各位老铁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闺蜜机”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的时候,非常不理解,什么样的数码产品能与女孩子成为闺蜜。抱着学习的心态,我在电商平台搜索了“闺蜜机”,结果大受震撼。下面我们理性分析一下,闺蜜机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闺蜜机的本质是什么,它有何独特之处,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闺蜜机的本质是什么。我看到有用户说它是一块大平板,我个人其实并不是很认同这种观点。平板的特点在于可手持移动,但闺蜜机不可以。从目前电商平台上的信息来看,我认为闺蜜机更像是预装安卓系统的显示器,或者小尺寸电视(45英寸以下),并将其原本的支架替换成有滚轮可移动的高脚支架。所以,我更倾向于闺蜜机是显示器或电视的变体,原因就在于其普遍提供了视频输入功能,而这并不是多数平板所具备的特性。 目前闺蜜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主打女性用户,也就是为女性提供追剧、听歌、游戏等娱乐服务的产品;另一个则瞄准了儿童或者低年级学生,主推幼儿陪伴、网课教育、护眼的特点。 那么闺蜜机到底有何独特之处?从目前绝大多数产品宣传的方向来看,软件服务占据的篇幅比较大,无论是主打女性用户还是儿童,都将海量应用作为了非常重要的卖点,主打儿童学习的还将学习应用、护眼这些特性进行重点宣传。 事实上,如果这些产品没有预装独家的应用,或者内置独家的娱乐资源,那基本相当于没说。因为本身内置安卓系统,你可以现在安装海量安卓应用,这并非产品的独特卖点。大篇幅宣传的话,反而让我觉得,它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多独特之处。 特别是主打儿童教育的闺蜜机,只是提到能安装海量教育软件,但基本没有提到自己有哪些独家的教育资源。要知道,教育设备之所以价格高,贵不在硬件,而在资源。如果一台主打教育的闺蜜机没有教育资源,仍然卖高价的话,只能说过分了。 其实综合看下来的话,闺蜜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屏幕尺寸足够大的情况下具备移动性,可随意穿梭于卧室、客厅,甚至是厨房,用于做饭教学。当然,有些闺蜜机并没有内置电池,移动性会有所受限,这一点在选购的时候需要关注一下。 而在闺蜜机避而不谈的硬件部分,确实没啥好说的。2000-3000元价位段普遍存在着27英寸、1080P屏幕,就算在增加安卓系统及对应硬件,也绝对不值这个价。4000元以上开始普及4K分辨率,但并没有提到色域、刷新率等屏幕参数,想必也是拿不出手。但仍然比同规格的电视或者显示器贵不少。 所以个人觉得,目前闺蜜机确实有点智商税的感觉,重点宣传的应用及资源优势并没有优势,主要还是依赖安卓生态,与品牌毫无关系。最关键的是,硬件规格完全对不上价格,这一点有些过分。我觉得并不值得入手,当然我是个直男,没有女闺蜜,更不懂女闺蜜,所以无法理解它的好。 其实这类产品很容易找到替代品,可以入手一款小尺寸智能电视,或者内置安卓系统的显示器,然后入手一款闺蜜机支架(可选非常多,而且不贵),通过支架支撑起智能电视或显示器,除了没有内置电池之外,最终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同样有着海量的应用资源和一定的移动性,但价格要低很多,或者同价格下屏幕素质要好很多。 总结,闺蜜机本质上就是一款移动智能屏,主要优势在于让足够大的屏幕具有可移动性,然后配合安卓生态,满足用户多个场景。如果这类产品能够深入具体场景,并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也没啥好说的。但目前这个市场滥竽充数的实在是有点多,而且售价偏高,需要大家擦亮眼睛好好选一选。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闺蜜机到底是什么新物种 女闺蜜真的喜欢吗https://nb.zol.com.cn/981/9812476.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音箱 https://nb.zol.com.cn/981/9812476.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1/9812476.html report 2827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经常结交女闺蜜的各位老铁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闺蜜机”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的时候,非常不理解,什么样的数码产品能与女孩子成为闺蜜。抱着学习的心态,我在电商平台搜索了“闺蜜机”,结果大受震撼。下面我们理性分析一下,闺蜜机…

a – 局域过热到全域恒温,英特尔内吹专利解析

游戏笔记本的“风扇噪声”和侧面出风口的“热浪烤手”是困扰游戏玩家的两大难解之题。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笔记本已经悄悄取消了侧面出风口,风扇噪声也日渐友好。这不仅归功于处理器高能低耗的代际提升,还得益于英特尔于2022年10月公布的风扇内吹黑科技,专利“Methodsand Apparatus to Cool Electronic Devices”(内部代号:Esther Island),此项黑科技通过风道设计的整体改变,由向外“吹热风”,变成向内“灌凉风”,从而为全球的游戏本、轻薄本、甚至掌机等英特尔赋能的产品带来高能、低温、低噪、低成本的散热解决方案,为游戏玩家提供了更友好的I/O接口,造福游戏玩家,并实现出色的畅玩体验。 向外“吹热风”变成向内“灌凉风” 英特尔的Esther Island黑科技,是将风扇的“散热风向”由向外“吹热风”调整为向内“灌凉风”。风向的改变,让机身内部从“负压”变成“正压”,并通过良好的内部密封,直接让机身内的温度下降,使散热更高效,并释放更高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功耗天花板。 在黑科技加持下,机身的散热点也得到了优化。热量集聚的点位从键盘和触摸板附近,向机身后部转移,相对于直接减少热量集聚区域的温度,这样的转移方式能够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温度的降低,让笔记本C面不再成“烫手山芋”,解决烫手问题。 优化系统架构,完善接口排布 除了散热降温,这项黑科技还能够优化系统架构,平衡系统设计,改善主板布局,完善接口排布,节省散热材料,降低整机成本和重量。由于风向向内,因此,既不需要侧面散热鳍片,也不需要在侧面布置出风口,这就为在机身侧面布置HDMI、USB等I/O扩展接口提供了便利,更便于用户使用和扩展,丰富和完善了用户体验。 效果显著市场认可,客户积极跟进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型采用了英特尔的此项散热黑科技,联想、惠普、微星、荣耀等厂商迅速跟进,这项黑科技被市场和产业链逐渐认可。近期上市并采用该技术的主流机型包括联想拯救者Y9000P至尊版游戏本,联想小新Pro14/16 GT、荣耀MagicBook Pro 14等轻薄本,还有MSI Claw 8 AI 掌机等,涵盖了游戏,轻薄,商务以及掌机新形态,完美诠释了这项技术的普适性。 在采用了此项散热黑科技的某款笔记本产品上,实现了“一升四降”的效果。使用Prime95+Furmark测试,对比常规散热方案,在性能上,能够把CPU的稳定功耗从74W提高到90W;在表面温度上,把D面最热点温度从59.8摄氏度降低到49.6摄氏度;在成本方面可以减少大约5美金的成本支出;在重量上,散热模块可减少大约15%的重量;另外,在噪音上也得到显著下降。 默默耕耘,只为超群体验 无论是能效比大幅提升的酷睿Ultra处理器,还是与产业深度合作的游戏优化,以及Thunderbolt 5、Wi-Fi 7等连接技术,在加上英特尔这项内吹黑科技的赋能,都是英特尔以用户中心,倾力打磨产品,释放性能潜力。未来,英特尔将继续与产业共同携手,为提升每一分性能、提供出色用户体验而全力以赴,造福每一位用户。 随着酷睿Ultra 200HX处理器的新品发布,越来越多OEM厂商的英特尔平台机型新模具使用了这项技术,欢迎各位玩家多多关注,抢先感受酷冷高能的游戏体验!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局域过热到全域恒温,英特尔内吹专利解析https://nb.zol.com.cn/981/9812742.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81/9812742.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1/9812742.html report 2502 游戏笔记本的“风扇噪声”和侧面出风口的“热浪烤手”是困扰游戏玩家的两大难解之题。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笔记本已经悄悄取消了侧面出风口,风扇噪声也日渐友好。这不仅归功于处理器高能低耗的代际提升,还得益于英特尔于2022年10月公布的风扇内吹黑科技,专利“Method…

a – 游戏本的双显三模是噱头还是真有用?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读】关注游戏本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现阶段在售的产品中,绝大多数游戏本都在显卡部分宣传支持双显三模。那么,双显三模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独显直连有没有关系,它有何用处,有没有游戏本不支持双显三模?今天我们将解答以上这些问题。 双显三模其实非常好理解,其中双显指的是双显卡。绝大多数游戏本肯定给到独显,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显卡。CPU还内置了集成显卡,或者叫做核芯显卡,这便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第二个显卡。大家可以在开始图标上右击,选择设备管理器-显示适配器,如果看到2个或更多设备,那基本就是这里提到的双显。 三模也不难理解,就是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为:混合模式、独显直连和集显模式。混合模式就是两张显卡同时工作,但笔记本屏幕的画面是由集成显卡输出的;独显直连就是两张显卡依然同时存在,但笔记本屏幕的画面有独显输出;集显模式就是完全屏蔽独显,只保留集成显卡,切换该模式时,往往需要重启。 所以,我们常说的独显直连,基本就是双显三模中的一个模式而已。 早一些的游戏本也支持独显直连,但是并不提供集显模式。相信部分正在使用RTX30系游戏本的用户,及更早的游戏本用户,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而且这类游戏本在切换独显直连的时候,往往需要重启。这是早期独显直连与现阶段主流独显直连的区别。也就是说,支持双显三模的话,肯定支持独显直连;但反过来就不一定。 那双显三模有什么用处?其实三种模式对应的是三种不同场景。先说大家最熟悉的独显直连,独显直连模式下,游戏画面无需经过集成显卡,直接由独显渲染后传输到屏幕上,中间过程没有损失,所有游戏性能最好。这也是为什么,玩游戏之前一定要打开独显直连。 混合模式则针对的是绝大多数使用场景,包括创作场景。相信大家在使用游戏本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玩游戏,可能在浏览网页,也可能在剪视频。在混合模式下,浏览网页调用集成显卡,能效表现更好;剪视频调用独显,效率更高。所以,混合模式更适合日常使用,集成显卡和独显各司其职,体验最好。 集显模式对应的就是离电使用的场景。以往游戏本往往不插电的情况下,续航会非常短,原因就在于独显实在是太耗电了。而且离电状态下基本不会玩游戏,所以直接屏蔽独显,以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 也就是说,双显三模针对的是更细分的使用场景,在游戏、离电、日常等场景中,提升游戏本的使用体验。 那么,在售的游戏本中,有没有不支持双显三模的机型?还真有。双显三模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得有集成显卡和独显。游戏本肯定会有独显,但集成显卡就不一定。近两年出现了几款没有内置集成显卡的移动端处理器,数量很少,被用在了主打高性价比的游戏本机型中。这样的机型,自然就不支持双显三模了。 总结,目前绝大多数游戏本宣传的双显三模,其实就是针对游戏本的不同使用场景。其中独显直连拥有更强的游戏性能,针对游戏场景,集显模式拥有更长的续航,针对离电使用场景,混合模式更灵活,则针对的是除游戏、离电之外的绝大多数日常使用场景。 那么大家购买笔记本,有必要将双显三模视为决定性因素吗?个人觉得大可不必。首先,目前在售的绝大多数游戏本都支持双显三模,这已经是很寻常的技术了,你选择的游戏本,极大可能是支持双显三模的。其次,就算你的目标游戏本不支持双显三模,基本也支持混合模式和独显直连,集显模式用的场景比较少。所以,没必要将双显三模视为选购游戏本的必要卖点。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游戏本的双显三模是噱头还是真有用?https://nb.zol.com.cn/981/9811132.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81/9811132.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1/9811132.html report 2765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读】关注游戏本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现阶段在售的产品中,绝大多数游戏本都在显卡部分宣传支持双显三模。那么,双显三模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独显直连有没有关系,它有何用处,有没有游戏本不支持双显三模?今天我们将解答以上这些问题。…

a – 谈谈当下游戏本噪音窘境 吵这个问题为何无法解决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如果你之前一直使用轻薄本,突然换成游戏本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不会习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本太吵了。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那么游戏本为什么这么吵,玩家真的不在乎吗,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缓解? 与轻薄本不同,游戏本就是要追求更强悍的性能。同一款处理器或者显卡,想要提高它的性能,就需要提高它的频率。但是,频率越高,往往芯片的功耗就越高,发热量就会越大。这时候就需要更强的散热系统将热量排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风扇的转速。于是,在大家玩游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高转速下的风扇所带来的噪音。 一般情况下,游戏本在满载情况下的风扇噪音,往往在55分贝到60分贝之间,有个别机型在手动模式下能够突破60分贝。这个分贝值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正常交流的声音,基本在50-60分贝之间。也就是说,用户玩游戏的过程中,游戏本的风扇噪音相当于周围围着一圈人在不停地聊天,想想都烦。 其实在游戏本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曾出现过噪音下降的情况,那就是RTX40显卡登场的时候。由于RTX30系列显卡中,非常畅销的RTX 3060,其满血功耗在140W,而到了RTX 4060,虽然满血功耗依旧是140W,但实际游戏过程中,显卡功耗往往在110W以下,这使得当时的游戏本散热风扇,不用全速旋转,也能够将核心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 图片来自极客湾socpk 但这种好的体验并没有发展壮大。当时的情况是,由于玩家仍然比较看重性能释放,所以绝大部分厂商的做法,仍然是通过更高的功耗、更高的噪音换取更强的性能,从而获得玩家的认可。所以在厂商提供的性能模式下,风扇转速依旧很高,噪音依旧很大。 如果说玩家不在乎,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我个人就是游戏本用户,在被摧残2年之后,我的做法就是,为了更好的体验,我宁愿在标准模式下进行游戏。虽然游戏性能没有最大化,但最起码体验是不错的。 所以说,玩家其实是很在意这一点的,只不过目前真正将游戏本做到低噪音的产品并没有,所以大家不得不如此而已。 不过这种情况在RTX50系游戏本上可能有所缓解。目前RTX50系游戏本大多都是高端型号,最受大家欢迎的RTX5060游戏本还没有公布,从英伟达公布的RTX5060移动版的信息来看,其最高功耗为100W,甚至连RTX5070最高也是100W。这意味着搭载这两款显卡的游戏本,在散热方面无需过于依赖风扇转速。 那么对于已经入手比较吵,或者打算入手游戏本的用户,有没有好的方法缓解这种情况。目前最理想的做法是,通过佩戴耳机的方式,降低游戏本噪音对体验的影响。或者不启用性能模式,选择标准模式,通过损失一定的性能获取更好的体验。此外,为游戏本配备支架或散热垫,可以提高进风量,从而缓解噪音情况。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可能杯水车薪。 总结,目前绝大多数游戏本,在游戏这种高负载场景下的噪音依旧明显,特别是开启对应的性能模式之后,噪音可能会影响到游戏体验。玩家其实关心噪音问题,但目前并没有特别优秀的产品可选。玩家可以通过佩戴耳机、使用标准模式、使用散热支架等方面缓解游戏本的散热问题,从而缓解噪音对游戏体验的影响。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谈谈当下游戏本噪音窘境 吵这个问题为何无法解决https://nb.zol.com.cn/980/9806688.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80/9806688.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0/9806688.html report 247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如果你之前一直使用轻薄本,突然换成游戏本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不会习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本太吵了。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存在,那么游戏本为什么这么吵,玩家真的不在乎吗,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缓解?与轻薄本不同,游戏本就是要追求更…

a – 台式机用笔记本处理器 靠谱吗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想要入手品牌台式机的朋友,可能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台式机,开始采用移动处理器。大家都知道,移动处理器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这与桌面处理器可更换的特点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那么,台式机为什么开始采用移动处理器,这样做对用户有影响吗? 这里说的台式机,并不是迷你主机,而是大家常见的,个头较大的品牌主机。 台式机采用移动处理器,这种情况在去年就有了,只不过今年明显变多了。从现阶段来看,大多数采取这种策略的主机,多为面向商用的产品,也有部分是面向游戏的产品。总体来看,面向商用领域的台式机居多。 台式机之所以采用移动处理器,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移动处理器的性能与桌面处理器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CPU厂商越来越重视移动平台,毕竟移动平台的市场足够大,两家的移动处理器,在架构和规模方面,已经与桌面处理器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受限于移动平台的供电和散热能力,频率没有那么高而已。举个例子,桌面处理器Ultra9 285K、285两颗处理器,在核心规格方面与Ultra 9 285HX是一样的,区别仅仅是频率而已。甚至连频率也没有相差太大,这么小的差距,都放在桌面平台上,性能差距并不会太明显。 第二,可以缓解采购压力,降低库存压力。这里提到的库存压力,不仅仅是PC品牌,更是CPU品牌。前两年PC市场并不景气,特别是笔记本,CPU厂商急需消化已有库存。所以,将移动处理器用在桌面上,成为一个方向。而且对于PC厂商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采购的压力。 第三,近两年桌面处理器频繁翻车,厂商心有余悸。这一点可能性并不大,不过个人觉得也有可能。英特尔13/14代酷睿K系列处理器出现在缩肛等问题,之前《黑神话:悟空》刚刚发售的时候,一些13/14代酷睿K系列处理器的用户就遇到了无法进入游戏的情况。PC厂商毕竟需要考虑整机的稳定性,采用移动处理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第四,选择品牌台式机的用户,对于硬件并不敏感,而且移动处理器在命名上与桌面处理器很像,再加上多见于商用台式机上,用户对此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并不高,对此质疑的声音非常少。此外,这类用户对于DIY的需求也比较低,基本入手之后很少主动升级硬件,移动处理器不可升级的特性对这类用户的影响较小。 那么,入手此类采用移动处理器的台式机,对用户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你基本不会主动升级内部硬件的话,对于日常使用的影响并不大。相反,移动处理器功耗更低,而且部分型号的集成显卡性能更强,综合体验并不比桌面处理器差,甚至在部分体验上还要更好。 不过,一旦出现处理器硬件问题,成本可能会更高。当然,处理器出现问题的概率极低,这里只是提到一些极端情况。如果售后足够给力还好,如果不给力,比如需要更换处理器,那么相比桌面处理器,移动处理器的拆装要更麻烦一些。 总结,台式机用笔记本的处理器并不是缩水的操作,它可能与性能表现、市场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好在最终的用户体验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用户自行升级的操作会受到明显影响。综合来看,对于没有打算后续动手升级的用户来说,选择这类产品是没有问题的。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台式机用笔记本处理器 靠谱吗https://nb.zol.com.cn/980/9806481.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台式电脑 https://nb.zol.com.cn/980/9806481.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0/9806481.html report 2522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想要入手品牌台式机的朋友,可能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台式机,开始采用移动处理器。大家都知道,移动处理器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这与桌面处理器可更换的特点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那么,台式机为什么开始采用移动处理器,这样做对…

a – 很烂还是超预期?3000元档轻薄本屏幕啥水平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有了国补的加持之后,入门级轻薄本的价格进一步下探,如今3000元就能买到一线品牌的入门轻薄本,还是很划算的。不过,关注笔记本的朋友都知道,入门轻薄本往往会在某些部分缩水,而大家最担心的是,入门轻薄本会不会在屏幕上缩水。今天我们以一款国补后售价3000元档的入门级轻薄本为例,看一下它的屏幕素质,到底如何。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块屏幕的基本参数。这是一款14英寸轻薄本,屏幕尺寸自然是14英寸,为IPS。屏幕分辨率是1920×1200,屏幕比例为16:10,官方标称最大亮度为300尼特,色域覆盖100% sRGB,并且为全局DC调光。通过了德国莱茵硬件低蓝光认证和无频闪认证。 从官方参数可以看出,目前入门级轻薄本的屏幕分辨率依旧以1080P/1200P为主,同时16:10的屏幕比例已经下放至入门轻薄本,不再是中高端产品的独有特点。而且色域和亮度也还可以,并没有出现低亮度,或者低色域的问题。总体而言,仅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满足日常使用、办公需求是足够的。 下面,我们从屏幕的亮度、色域、对比度和色准四个维度,看一下官方宣传是否属实,以及官方未提到的部分,其表现到底怎么样。 首先是亮度。从测试结果来看,这块屏幕的峰值亮度为306尼特,与官方宣传的数据吻合。300尼特左右的亮度,满足室内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户外使用的话,特别是晴天,可能会看不清屏幕。 其次是色域。实测这块屏幕的色域覆盖98.2% sRGB、72% Adobe RGB、75.1% DCI-P3,色域容积覆盖106.4% sRGB、73.3% Adobe RGB、75.4% DCI-P3。从结果来看,这确实是一块高色域屏幕,与官方宣传的也基本吻合。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测试软件、硬件等问题,可能存在一点误差,所以实测98.2% sRGB色域覆盖,可以视为官方宣称的100% sRGB色域覆盖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是对比度和色准,这两个放在一块进行测试。在100%亮度,也就是306尼特下,实测对比度为1681.2:1,平均色准ΔE=1.57; 在常用的150尼特亮度下,实测对比度为1791.9:1,平均色准ΔE=1.72; 在常用的120尼特亮度下,实测对比度为1719.1:1,平均色准ΔE=1.75。 从测试结果来看,对比度放在IPS中还可以,色准表现挺出色的,毕竟官方并没有宣传这块屏幕经过提前校准,而平均色准ΔE<2的表现,放在3000元档轻薄本中,还是很给力的。 总结,从以上测试结果来看,目前3000元档轻薄本所采用的屏幕,其综合素质其实还可以。分辨率和亮度中规中矩,色域也是常见的高色域,色准反而是一大亮点,超出预期。它身上并没有以往在亮度或色域方面缩水的情况,体验是有保障的。 选购方面,如果你对屏幕的素质有一定要求,同时预算又吃紧的话,那么目前3000元档入门轻薄本的屏幕素质,是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尽量选择一线品牌,屏幕素质和品控有保障。如果你对屏幕有更高需求,比如更高的分辨率、广色域以及高亮度,那么还是需要提高一下预算,国补后4000元起步可能是比较稳妥的。 另外需要提醒一点,选购入门轻薄本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官方宣传数据,如果有某项参数没有列出,那么大概率是比较低的素质。比如没有列出具体的色域表现,那大概率是低色域屏幕。可以联系官方服务人员确认,这点一定要谨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很烂还是超预期?3000元档轻薄本屏幕啥水平https://nb.zol.com.cn/979/9791576.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护眼台灯 https://nb.zol.com.cn/979/9791576.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79/9791576.html report 2565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有了国补的加持之后,入门级轻薄本的价格进一步下探,如今3000元就能买到一线品牌的入门轻薄本,还是很划算的。不过,关注笔记本的朋友都知道,入门轻薄本往往会在某些部分缩水,而大家最担心的是,入门轻薄本会不会在屏幕上缩水。今天我们…